毛泽东

【论坛】毛泽东“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齐卫平

“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毛泽东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化思想,内容丰富,涵义深刻。中国共产党文化奋进历史贯穿的主题和主线就是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知识积淀体现深厚的文化功底,指导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建立中

论坛 中华民族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齐卫平 2025-10-14 18:11  4

诞辰130周年八评毛泽东,怀想毛泽东的中国与人类社会发展路线图

把时间压成一枚铅印1840到1949,“中国”这两个汉字几乎模糊在混沌里。大地上积着湿气,帝国侵略、封建余孽和半殖民地秩序缠作一团。朝堂内外,财富、体面和土地,被一条条不平等的条约拖走。北京的风浮过签了辛丑条约的桌子,后来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带着改天换地的手劲,

社会 诞辰 路线图 毛泽东 辛丑条约 2025-10-14 18:33  4

毛主席和徐特立晒太阳,衣衫褴褛,还以为他俩是看门的老大爷

假如有一天,你走进延安的一条老街,看见两位老人晒着太阳,不紧不慢地坐在院落里,身边摆着几只茶碗。他们穿的衣服粗糙,冗长的灰棉袍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帽子也没什么款式可言,鞋子踩着土,像附近的农民一样朴素。你很可能以为,他们不过是院子的看门人或者晒太阳的邻居。但,

晒太阳 毛泽东 毛主席 徐特立 徐特立晒太阳 2025-10-14 17:20  2

抗美援朝时,毛泽东在元帅中选将,为何没考虑有极高威望的刘伯承

1950年10月,北京刚入深秋,夜风卷着枯叶掠过中南海的石阶,指挥朝鲜战场的作战会议仍在灯火通明地进行。名单上那些元帅的名字被一一道来,彭德怀最终被画了圈,而刘伯承始终没有出现在候选栏里。许多人感到意外:这位被誉为“再世诸葛”的宿将,为什么反而不在第一梯队?

抗美援朝 朝鲜 毛泽东 刘伯承 选将 2025-10-14 17:05  2

毛泽东回家为母奔丧,毛泽民告诉他一件事,毛泽东痛哭失声

1959年6月25日的清晨,专列缓缓驶入湘潭车站,站在车窗旁的毛泽东目光紧盯远处的韶山山脊。身边工作人员记得,他反复低声嘱咐:“别忘了把母亲的照片拿好。”照片装进皮箱的那一刻,这位身经百战的国家领袖忽然沉默良久,似在回味一段早已尘封的往事。

韶山 毛泽东 北大图书馆 毛泽民 文七妹 2025-10-14 16:13  3

老蒋在日记里坦言:没在重庆留下毛泽东,都是因为这两点

蒋介石那三封电报,一封接一封喊毛泽东去重庆,嘴上说的和平,谁都想要的好东西,心里头算盘打得噼啪响,毛泽东要是不来,正好抓住个小辫子,说中共不合作,破坏和谈的帽子就扣上去了,毛泽东真来了,蒋介石心里又七上八下,日记里写得明明白白,本来就想装个样子,忍一忍,后来念

日记 重庆 毛泽东 蒋介石 赫尔利 2025-10-14 01:45  4

历史上最早公开称毛泽东为“领袖”的人是谁?

谁最早公开把毛泽东称为中国革命的“领袖”?其实答案没有太复杂的悬念,因为时间和人名都写在湖南的早期农民运动史里。那会儿很多人都在迷茫与期待之间,倒是宝庆的刘惊涛在一次大会上提了这个词。那时候叫这个词汇,他有点胆子也有点韧劲。有些东西,你敢第一个说出口,就不怕叫

历史 毛泽东 农民运动 宝庆 刘惊涛 2025-08-28 17:41  4

华国锋指出13人不可特赦,毛主席:不仅全部放掉,还要请客吃饭!

1975年春,姗姗来迟的北京残雪已然融化,风还偶有刺骨。中央下令释放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负责收尾的,是华国锋。文件就像冰水倒在他怀里,让他睡不踏实。可没成想,他没直接动手,而是先去了毛泽东那里,手里紧攥着一份不到二十字的名单。名字只有十三个。看见领导眉头微挑,

毛泽东 黄维 毛主席 战犯 华国锋 2025-08-16 14:14  4

毛泽东千秋不朽的丰碑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历史在一页一页的翻去,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前进着,有些东西在我们的记忆中慢慢的消失了,那是因为它在我们心中不重要,重要的东西是不会忘记的,是一定要铭刻在心的。伟人毛泽东就是这样,在我们心中是不能忘却的,在人类历史的浩瀚长河中

抗日战争 毛泽东 世界历史 论持久战 毛泽东千秋 2025-10-13 08:15  2

央视待播!于和伟演毛泽东,曹磊饰周恩来,这才是历史战争大剧

你敢信?央视刚放出的新剧片单里,藏着一部能让所有人坐不住的大剧!不是甜宠剧也不是古装剧,而是一部讲长征的历史剧——《伟大的长征》。但别觉得这是部“老古董”,光是背后的创作团队,就足够让网友疯狂:《觉醒年代》的导演张永新、编剧龙平平全回来了,连演陈独秀演到让大家

央视 于和伟 毛泽东 周恩来 曹磊 2025-10-12 23:51  4

毛泽东最后一任副卫士长,因感冒发烧休养身体,主席写信:我想你

1961年12月23日清晨,北京城还笼着雾气,第一卫士组的传达室却亮着灯。张仙朋披着棉大衣,手里攥着一封刚送到的亲笔信——信纸薄,却沉得厉害,上面只有寥寥数句:“小张:你好些了吗?好好静养,过几天再上班不迟。我想你,你到我的厨房吃饭吧。毛泽东。”短短二十九个字

毛泽东 李银桥 张仙 张景芳 卫士长 2025-10-12 18:00  4

贺子珍去苏联之前,托钱希均给毛泽东送去一床被子,钱:这又何苦

1937年9月的一天傍晚,延安凤凰山突然刮起大风,窑洞口的野杏枝被吹得东倒西歪。刚从洛川开完会议赶回的毛泽东推门进屋,迎面的冷空气让他下意识掸了掸军装上的尘土,却没看到平日总爱迎上来递茶水的贺子珍。墙角落着一个空竹篮,里面残留几条系行李用的麻绳,显得有些突兀。

贺子珍 毛泽东 苏联 杏枝 钱希均 2025-10-11 16:57  2

从十大评价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贡献与伟大成就

中共中央对毛泽东同志作出的十大“独一无二”的评价,是对其一生革命实践与历史贡献的精准凝练,更是解读他成为中华民族伟大领袖的关键密码。每一项评价都对应着他在不同历史维度的突破性成就,每一个称号背后都镌刻着改变中国命运的壮阔史诗。透过这十大评价,我们能清晰看见一位

历史 韶山 井冈山 毛泽东 战友情 2025-10-10 18:23  5